本报记者 杨圣学 通讯员 刘方1 月20日早上7点整,由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客运段北京一队京快3组担当的K8108次“红旗渠”号旅客列车从郑州站驶出,开往安阳红旗渠站。地处太行山腹地的河南林...
37年
本报记者 杨圣学 通讯员 刘方1月20日早上7点整,由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客运段北京一队京快3组担当的K8108次“红旗渠”号旅客列车从郑州站驶出,开往安阳红旗渠站。地处太行山腹地的河南林州...
本报记者 杨圣学在1月3日国铁集团召开的2023年工作会议上,国铁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芳作了《埋头苦干 勇毅前行 奋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的工作报告。报...
本报记者杨圣学根据全国疫情防控变化,“根祖圣地 华人老家”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将于12月15日起恢复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天7:30至17:30。为全力做好景区开放工作,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在...
本报记者杨圣学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向社会公布“2022年全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优秀案例”,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入选。作为“根祖圣地 华人老家”,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一直将亲情服务、人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代表们一致认为,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
通讯员 原志强 本报记者 杨圣学走过炎热难耐的八月,迎来秋高气爽的九月。在这夏秋交替的季节里,河南新乡裴寨村迎来了驻豫全国人大代表、新华社、《中国人才》杂志、全国网络媒体采访团、河南日报等相继前来调研...
本报记者 杨圣学7月30日,山西卫视《人说山西好味道》节目组来到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取景拍摄,并在大槐树民俗饭店品尝洪洞本地的特色美食。节目组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全力协助下,前往根字影壁、石经幢、仿一...
百年京张:见证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通讯员 李蓉 记者 杨圣学2021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期间,乘坐京张高铁列车到太子城站,详细了解京张高铁暨太子城站建设精品工程、服务保障冬奥会有关情况,并...
本报记者 杨圣学昨天,6月20日,河南高铁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高铁落下最后一笔——济南至郑州高铁濮阳郑州段开通运营,豫东北广大群众前往省会郑州,将更快捷、更方便。至此,郑州高铁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