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记者 任震宇信息不对称是制约居民消费的痛点之一。近年来,全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组织在实践中落实并创新消费投诉信息公示,使其成为化解消费纠纷、服务消费者和企业的新型平台...
本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近日,记者从湖北省人民检察院获悉,针对食品安全领域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检察机关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一食品经营者因售假被判刑并被处罚金。这起典型案例显示,每公斤售价4...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深入践行“监管为民”理念,持续组织推动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聚焦民生福祉,全力打好“铁拳”行动主动战。严厉查处制售假劣民生产品、侵害...
中新网3月15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消息,3月15日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举办共筑满意消费主题活动。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消费者协会首次联合发布1...
上海公布2024年度典型侵权案例:自动收费与作弊秤上榜
3月13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4年度侵害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记者了解到,此次公布的案例不仅涉及网络购物、餐饮食品、家电维修、美容美发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消费领域,还涉及盲盒消费、直播带货、“种草...
原标题: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市场监管部门以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扫描2024年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以行风建设为抓手,聚焦群众需求和社会关切,在优化审批服务、规范日常监管、创新...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全面优化消...
来源 | 中国市场监管报 本报记者 常 宇“来重庆旅游,必须要乘坐长江索道!”2月17日,春节的节日氛围还未散去,来自江苏的游客徐女士和朋友早早来到渝中区新华路的长江索道口排队购票,准备体验一把横渡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也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利辛县是特色农业强县和绿色食品大县,是安徽省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代表县区之一。图为利辛县委书...
在外卖平台,标示为现炒现做,宣传中也声称为现场制作菜品,然而实际使用的却是即热型成品预制菜,并且在运输配送等环节存在诸多隐患,冒充现炒菜的预制菜李鬼,如何监管?最高人民检察院2月20日印发的检察机关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