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教育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最直接的体现。今年以来,江苏省镇江市消费者协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通过线上线下融合...
一些装修公司在签订正式装修合同前,要求消费者先预签“报备合同”,同时交纳定金或预付款。近期,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重庆市消委会)、成都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以下简称成都市消委会)在受...
江西省消费者胡女士原以为花388元,就能体验减肥套餐,可没想到,减肥效果甚微,还被商家诱导消费3万元。商家以低门槛吸引消费者入局诱导消费者花高价购买产品今年9月,江西省赣州市消费者胡女士从某短视频AP...
“双十一”高峰已过,但这一促销活动的流程仍未结束,不少交易进入售后服务环节,一些不法分子借机以“解决售后”“退货退款”为名实施诈骗,让消费者防不胜防。不法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消费者购物信息,冒充电...
随着“双11”临近,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市场监管局、滁州市消保委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避免陷入商家“先提价后打折”等陷阱,不盲目点击各类红包领取及促销短信链接,切忌私下转账汇款,切勿冲动...
陌生快递“送礼上门”考验的不只是消费者的理性,而是对快递企业、网络平台、相关监管部门等的一个综合考验。消费者或收件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绷紧信息安全弦和财产安全弦,不被小礼物牵着鼻子走,不盲目接收陌生...
通信服务陷阱多、早教机构退费难、物业服务乱收费……10月16日,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消费投诉分析报告显示,该季度,安徽省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109件,较去年同期上...
10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部门对该市教育路某公司门店进行突击检查,执法人员当场查获该公司以会销形式,虚假宣传、诱导老年人花高价购买保健食品、普通食品用于疾病治疗的违法行为。 ...
10月1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今年第三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消费者反馈不合理设置的共享按摩椅增添困扰、消费者认为现制饮品难选“去冰”不合理等涉及的消费维权问题较为突出。 预制菜销售不够透明产生侵权...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些缅北的不法分子通过短视频、网络游戏等平台,向国内传播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武装暴力等不良思潮,以外出打工、赚钱等名义,诱骗青少年偷渡缅北,催生出一系列花季“悲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