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近期,部分不法分子以“快速审批”“债务减免”“全额退保”等名义揽客,利用消费者金融知识相对欠缺、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的特点实施非法代理维权等行为,严重侵害了金融消费者权益,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金...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河北省石家庄市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自3月中旬开始,石家庄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持续开展“维权护航”行动,通过推出“1+N”联动模式(1个消保委+N个相关部门和行业龙头企...
北京街头的共享单车算是被低俗小广告盯上了,从此前的粘贴纸质广告升级成盖戳与喷涂式,更加难处理。连日来,新京报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多处商圈、学校、地铁站、居民区周边数十个共享单车集中停放区,发现成人服务、涉...
最近,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发现一种新型营销套路:一些社区店、品牌店打着“送福利”的幌子,把老年人拉进微信群、私域直播间,用“养生讲座”“健康咨询”的名义,推销各种号称能治病、延寿的“神奇产品”。这些直播间...
天津警方近日发出紧急预警,一种通过远程控制手机实施盗窃的新型电信诈骗正在高发。骗子冒充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客服,诱导受害人下载恶意App后,直接操控手机转走账户资金。据新华社报道,天津市民刘女士就差点被...
“先用后付”服务不透明、预付式消费资金安全存风险、直播间和小程序虚假营销问题突出……记者近日从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获悉,2024年,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7万余件。通过梳理,结合消费市场...
今年过年回家,重庆市民钟先生发现,老家有些上了年纪的亲戚,即使在互相串门的时候,依然开着手机外放刷短视频。一问才知道,这些APP向用户提供返现奖励,他的伯父每天靠刷视频返现,每个月能有100元左右的收...
在数字技术深刻影响生活方式的今天,移动应用(APP)早已与每个消费者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APP在为消费者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来了不法分子的“关注”,层出不穷的山寨APP令人防不胜防。由于其仿冒正版A...
本报记者 任震宇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其与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中国消费者杂志社共同梳理出的2024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涉及“职业闭店人”帮商家卷款跑路坑害消费者、自动续费服务暗藏玄机遭消...
中新网3月15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消息,3月15日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举办共筑满意消费主题活动。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消费者协会首次联合发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