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圣学在成昆新线峨眉车务段甘洛南站,有一排奇特的双向闸机:进站出站在同一个闸机!一个闸机两端分别具有进站检票功能和出站验票功能。记者也到过许多车站,这种“两头验票”的闸机还是第一次见到。甘洛...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如何有效提升市场监管服务保障能级?11月1日,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着眼科技驱动,突出智慧监管,设计出更高效、更智能、更精准的AI赋...
“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历史的车轮悄无声息的呼啸而过,留下多少可歌可泣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故事。屈原变法失败遭到无数伪道之人逼迫无奈投江;岳飞英勇抗金却死于奸诈小人之手;鲁迅的弃医从笔只为唤醒愚昧无...
本报记者 杨圣学 通讯员 申婷婷国铁集团郑州局团委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做好国铁集团国家对口帮扶脱贫县河南栾川县乡村支教工作,精心打造“郑暖暖”支教助学工作品牌,取得了良好效果,孩子们的思想意识、...
本报记者 杨圣学 记者编注:2023年中秋国庆节,记者趁着休息在家整理电脑,看到2021年3月发表在今日头条的这篇文章《鬼斧神工张家界:一个让人不能忘记的地方》,于是略有小修,重新发表。 ...
本报记者 杨圣学 通讯员 杨红亮 许伟 /摄影“压钩,好,车钩连接良好。”10月1日11时10分,在国铁集团郑州局集装箱中心站,机车司机芦长青手比口呼,正在进行中欧班列(郑州)发车前的准备工作。36岁...
关注副中心 记录新时代光影·瞥见 ——北京大运河24节气摄影裝置艺术展开幕众所周知,中国大运河是凝聚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于9月2日—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同时举办。除了国家会议中心一层设置服贸会综合展区外,首钢园展区还设置金融服务、文旅服务、体育服务、健康卫生...
记者 杨圣学 通讯员 关拥军 牛 娅 陈蒙蒙 沈学武8月7日17时01分,因暴雨洪水受困于北京安家庄站的Z180次列车42名工作人员出乘237小时46分后,乘坐Z69次列车顺利返回乌鲁木齐。当天,中国...
“美白牙膏逆转15年牙渍”“鹌鹑蛋的灰斑一刷就变白”“就像涂了粉底液一样白了”……“6•18”期间,网络平台出现多款“神奇”的美白牙膏,网络平台视频中女主播边宣传边露出白得发光的牙齿。这些牙膏真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