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临近,月饼等节令性食品的安全问题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月饼专项监督抽检,以现场抽样和网络抽样的方式在全国随机抽取月饼样品400批次,发现6批次样品不合格,其中,3批次为...
编者按9月1日,GB 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以下简称《标准》)实施,对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提出明确要求。去年中秋节前后,《中国消费者报》对月饼市场展开调查,发现存在...
饮品中是否加冰以及加多少冰,理应由消费者自己选择。商家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应当切实尊重消费者的正当诉求和合法权益,不要擅作主张,随意或默认加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8月2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起...
8月2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起“破冰行动”,联手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近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福建省福州市针对果茶、咖啡、奶茶等饮品商家开展调查发现,“破...
8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今年上半年10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线下演出退票难、酒店民宿毁约侵权纠纷、视频平台会员服务体验不佳、研学游侵权陷阱等多个案例涉及的消费维权问题较为突出。街电、大麦网、纷玩...
三伏天到了,各类饮品销量激增,成为不少人的每日刚需。近日,江苏南通一位网友发布视频称,在瑞幸咖啡购买的两杯拿铁,2/3是冰块,喝几口就没了。这条信息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共鸣。近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
“每天这么忙,节假日也没休过,图的是什么?”任职河南省郑州市市场监管局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处处长两年了,石超钧仍不时受到妻子“埋怨”。悄然斑白的双鬓,日渐昏花的双眼,成了48岁的他工作忙碌的鲜活“注脚”。...
关于奶茶的含糖量,一直是吃货们关注的话题。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日暗访了10家奶茶店发现,奶茶的含糖量和甜度是笔糊涂账。关于奶茶的含糖量,上海市消保委一直都在关注。早在2017年,上海市消保委就...
市场上的零食种类五花八门,但一些好吃的零食未必健康。为了解儿童零食消费现状和家长在选购零食时存在的知识盲区,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今年5月,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
给未能入园游客打“欠条”是对“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践行,体现出浓浓的人文关怀和服务创新,不仅增加了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也有助于景区长远发展和品牌建设。“我欠您一次旅行。凭此欠条可免门票入园一次,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