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的结束,志愿填报成为了考生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而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字再次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张雪峰。作为高考志愿填报领域的知名人物,张雪峰凭借其独特的讲解风格和所谓的 专业建议,吸引了大量考...
“靠声音赚钱,轻松月入过万”“零基础也能学,0元就能上课”……近年来,这类极具诱惑性的配音兼职广告在各大社交平台传播,也让想通过“边培训边兼职”实现经济独立的年轻人掉入其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6月25日...
楠楠直播间被曝卖假五常大米 40万斤五常稻花香全是冒牌货
资料图片。6月23日,中国食品安全网以《楠楠直播间涉嫌售卖假冒五常大米 或构成犯罪》为题,曝光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假五常大米"事件。检测结果。据报道,一款在抖音"楠楠自己家...
在网络消费中,虽然有着七日无理由退货的法规约束,但仍有不少商家自定退货标准。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一起网络消费典型案例,某奢侈品手提包商家单方标注“不支持七日无理由退货”,被法院认定任意扩大范围,判令消...
商家将普通的学步过程描绘得充满“风险”,暗示“专业学步鞋”是规避风险、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保障,从而引发家长恐慌性购买。商家逐利无可厚非,但当其手段演变为利用信息差炮制伪需求、贩卖焦虑,甚至可能损害...
“香港制造”竟是内地山寨?起底“香港大药房”保健品骗局
"百年香港配方""香港1000+药房热销"——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宣传语,背后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电商平台上大量标榜"...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保险旗号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6月20日提醒广大消费者擦亮双眼,谨防三大非法保险陷阱。一是假借保险之名,销售非保险产品。部分在...
6月2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面临4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消费领域法治环境须进一步优化随着数...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此前曾经找郑州一家公司代写论文,眼看快拿到毕业证了,该公司却来索要300元的封口费。据上游新闻报道,记者调查发现,有此遭遇的并非该网友一人。网友晶晶(化名)告诉记者,有多...
从字画竞拍到共享经济,从旅居康养到云养殖、直播助力,新型传销违法活动日益突出,此类传销骗局花样翻新、手段高明,令人防不胜防。福建省三明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防范新型传销陷阱预警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勿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