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记者日前从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自6月5日起,该局在全省范围内针对老年人药品、保健品领域开展“你拍我查”活动,并向社会公开征集相关违法问题线索。此次问题线索征集范围主要针对虚假...
网红“情绪解药”捏捏玩具隐患多
可爱逼真的外形、软糯Q弹的手感、情绪解压的标签近期,一种名为捏捏乐的慢性回弹类玩具在年轻人中风靡起来,甚至成为不少文具店和玩具店的标配。近日,记者走访福州部分玩具店发现,不少捏捏乐产品具有一股刺激性气...
近期,一些网购平台上出现不少“聪明药”“神预测”“提神器”等“高考神器”广告,有的宣称食用后可以增强记忆力,有的宣称使用后可以精准押题。《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6月3日,记者在一家电商平台...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十起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贴近民生热点,持续加大广告监管执法力度。截至4月底,共查处违法广告案件11459件,罚没款8830.9万元。现选取一批已办结的违法广告典型案例予以公布。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
本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近期,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针对药品、保健品市场存在的虚假宣传问题,揭露了6种常见的欺诈手段,提醒广大消费者尤其是老年群体提高警惕,认清套路,远离骗局。一是警惕“药到病除”。保健...
记者走访发现支持者众,有专家认为最好的饮料是清水几块钱一瓶,卖多少瓶才会产生千亿元的市场规模?添加了传统中药材的养生茶饮,正在朝这个目标大步前进。端午过后,寒衣入栊,越来越多的人开启了喝饮料解暑的模式...
明明是普通的凝胶糖果、压片糖果,却被电话推销员吹成“全球唯一脑病特效药”“超级抗衰剂”,专挑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下手。近日,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一起典型案例,福州凯迪而商贸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无证卖药...
端午节临近,粽叶飘香,咸鸭蛋流油,各类节令食品占据市场C位。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最关心两个问题:今年端午食品是否安全?如何选购和食用更健康?记者走访市场并结合监管部门最新抽检数据,为您提供一份实...
粽子是端午节必备的传统美食。为帮助广大消费者安全健康吃粽子,特作如下消费提示——科学选购,仔细查看选购预包装粽子。市场上销售的预包装粽子包括常温粽子和速冻粽子,消费者可根据喜好进行选择。在选购时要注意...
天津消协警示:老年人需注意食疗陷阱
近日,天津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提醒老年消费者警惕食疗陷阱。近年来,一些经营者以“健康食疗”“逆转慢性病”为噱头,通过虚假宣传、低价吸引、诱导升级、非法诊疗、家人推广等手段围猎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