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伏天到来,网购平台上的三伏贴销售异常火爆,不少店铺宣称销量过万。然而《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电商平台上热销的所谓“医院同款”三伏贴,实际多为普通日用品,不仅产品信息标注混乱,使用说明也存在严重误导,已有消费者因自行贴敷出现皮肤过敏和灼伤。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一款名为“艾灸健康生活馆”的店铺宣称其销售的三伏贴为“老中医现配膏剂”,但客服却承认产品属于“日用品”。该产品页面未标注成分、生产厂家及功能主治等关键信息,仅展示了一张模糊的产品标签。当记者追问生产批号和执行标准时,客服坦言“都是自己熬制的”。另一家“雷允上官方旗舰店”虽标明产品为“居家日用”,却在页面中暗示具有“冬病夏调”功效,导致消费者误以为其具有医疗作用。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商家混淆医疗器械与三伏贴的概念。例如“爱典医疗器械专营店”销售的“众知堂三伏贴”,实际备案为“穴位压力刺激贴”,属于不含药物成分的第一类医疗器械,客服却宣称“有湿气可使用”,并误导消费者“哪里不舒服贴哪里”。
事实上,正规的三伏贴服务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要求,开展三伏贴服务的机构必须是具备中医科资质的医疗机构,操作人员应为中医执业医师或经专业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也强调,三伏贴院内制剂需取得合法批准文号,且不得使用不含中药成分的红外贴、磁疗贴等产品。
然而网购三伏贴的商家不仅规避这些规定,还夸大宣传“驱寒去湿”“全家通用”等效果,误导消费者盲目购买。有消费者反映,使用网购三伏贴后出现皮肤灼伤,需到医院治疗。专家提醒,三伏贴需根据个体差异调配药材并精准贴敷穴位,不建议自行购买使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杨葛亮指出,三伏贴不属于药品或医疗器械,而是医疗机构的院内制剂。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医院贴敷,避免健康风险。
来源 | 315诚搜网 综合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