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添加”忽悠了多少人?市面八成“零添加”食品玩文字游戏

3.15诚搜网
2025-05-08
372

QQ20250508-090803.png

酱油、番茄酱、饼干…现在超市里带"零添加"标签的食品越来越多,价格还比普通款贵一截。可这些标榜"纯净配方"的食品,真像商家吹的那么健康吗?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至少八成"零添加"食品都在玩文字游戏——有的偷偷加防腐剂"平替",有的靠高盐高糖防腐,还有的把添加剂换个马甲继续用。  

315诚搜网调查发现,在石家庄某超市,五款打着"0添加"旗号的酱油,配料表里都出现了酵母提取物。专家表示,这玩意儿能变相提高鲜味剂含量,跟直接加味精没本质区别。网购平台更离谱,标着"零防腐剂"的酱油里,食用酒精、甜味剂一个不少,商家辩称"酒精不算防腐剂",可实际作用就是抑制霉菌生长。  

据了解,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最近带头"打假",联合200多家企业承诺不再滥用"零添加"标签。为啥要整治?专家说了大实话:现代食品工业根本离不开添加剂。比如香肠不加亚硝酸盐可能滋生剧毒肉毒杆菌,油脂食品不加抗氧化剂反而更容易变质。更讽刺的是,某些"零添加"酱油的含盐量比普通款高30%,靠齁死微生物来防腐,消费者躲开了添加剂却掉进"高盐陷阱"。  

还有商家把"零蔗糖"当卖点,结果配料表里明目张胆写着葡萄糖。这种套路就像宣称"不含地沟油",实际用的却是转基因油。新版食品标签国标明年实施后,这些打擦边球的行为将被重拳整治——以后食品包装上禁止标注"不添加""零添加",还必须标明具体成分含量,看谁还敢挂羊头卖狗肉。  

315诚搜网提醒消费者,不要相信“零添加”,别被商家的营销话术带偏节奏,配料表长不等于有害,关键看是不是合规添加。另外,与其纠结"零添加",不如多关注营养成分表里的钠、糖、脂肪含量,那才是真正影响健康的关键指标。  

来源 | 315诚搜网


315热搜一下: 零添加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