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标准工作与人民生活、社会生产息息相关,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3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将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抓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落地落实工作,在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方面,分别重点抓好三件事情。
在质量支撑方面,罗文指出,一是充分发挥质量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中的作用,重点在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遴选一批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组织召开质量强企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二是充分发挥质量在支撑产业建圈强链中的作用,围绕集成电路、量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启动一批质量强链标志性项目,着力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三是充分发挥质量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索建立县域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大力支持各地通过发挥本地优势,完善质量促进政策措施,培育一批质量强县、强区、强镇,着力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
在标准引领方面,罗文强调,一是发挥标准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的牵引作用,结合实际提高一批技术、能耗、排放标准,加强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标准研制,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同时进一步提高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标准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二是发挥标准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保障作用,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持续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三是发挥标准在支撑产业稳链中的基础作用,聚焦工业机器人、北斗规模应用等重点产业链,实施一批标准稳链标志性项目,加快研制关键环节技术标准,进一步推动自主研发、自主技术向自主标准转化,不断健全完善我国标准体系,切实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2023年又发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发布以来,标准化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纵深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建设更适配的质量供给体系、高水平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的质量治理体系为主攻方向,部署多个方面重点任务。这些都为做好质量强国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和有力支撑。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注重从企业和群众期盼中找准工作着眼点、政策发力点”。以“两个纲要”落地落实为抓手,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既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推动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市场监管部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记者李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