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圣学
贵南高铁开通运营,给广西贵州人民带来了巨大“红利”。8月30日,采访贵南高铁的媒体记者们来到广西南丹,集体采访了南丹县委书记黄克。
黄克书记接受记者采访。
据了解,2016年贵南高铁开工建设后,南丹县铺捉机遇,前提谋篇布局,主动创新作为,为融入“1小时高铁经济圈”打下坚实基础。黄克介绍说,贵南高铁建设首先是推动了南丹产业升级。我们南丹旅游业包括我们的产业转型升级,也就是说从传统的有色冶炼为主的这么一个县域经济已经提升越级为具有传统优势产业,更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旅游康养业的良好的产业结构,这也将助推南丹实跨越式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绿色生态发展。他说,南丹充分利用自然山水、民风民俗、地热温泉等丰富资源,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引入资金30多亿元,实施“10大核心景区建设工程”。几年时间,就创建了 6 个国家 4A 景区。我们正推动瑶望天下、笼箱盖枫杏园等景区创建国家4A景区,力争年内全县4A景区达8个;力争3年内实现5A景区“零”突破。得益于旅游业的全面升级,南丹的住宿、餐饮等第三产业呈现出全面提速提质发展的良好态势。
南丹的景区是满园春色。
其次,南丹县铺捉机遇,前提谋篇布局,完善基础设施。黄克说,我们先后实施南天高速、平天高速、荔波至南丹二级路等路网建设工程;开通南丹县城至高铁河池西站、环江站、荔波站客运专线,提高游客游南丹的便利性;建成金富瑶大酒店、土司大酒店、矿物温泉酒店、中国最美泥巴酒店等一批特色酒店,全县日接待游客能力从2000人提升到4000人,随着丹泉大酒店等一批项目投入使用,日接待能力将增加至1万人。
记者在丹泉酒业参观。
三是优化服务环境。黄克说,南丹致力打造游得开心、住得放心、吃得安心的旅游环境,先后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广西文明城市”“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县”。南丹是全域旅游示范县,也是自治区的旅游胜地,现在南丹的住宿业是呈现井喷式的发展;全县开发打造了民族刺绣、锡器制品、生态茶油、丹泉酒、富硒米等特色产品;提升打造白裤瑶年街节、狼兵民俗巡游、南丹避暑纳凉周等活动,带动八方游客沉浸式游南丹。
白裤瑶群众在表演“非遗”项目。
黄克告诉记者,8月8日贵阳至荔波高铁开通以来,到南丹旅游的人数剧增。以“避暑纳凉周”为例,以前过来旅游的人是以万人计,现在高铁开通以后,过来旅游的人数是成十倍的增长,一周来了十多万人。8月份是我们的旅游旺季,特别是学生暑假以及我们周边的公休假,南丹的宾馆酒店是一房难求;南丹的餐饮业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是河池市增长最快的县区,这些都得益于高铁时代的到来。
南丹王尚小学的同学们在进行“非遗”表演。
有记者问南丹旅游结构有什么变化吗?黄克说,可以这么讲,以前来南丹旅游的人从地域上看,主要以区内游为主,区内游又分为为两个部分,第一是河池市内游为主。那么,我们的高铁、机场包括我们的高速路路网建设建成以后,目前的旅游人数的结构,外地游客已经超过50%。以前来的本地的游客以中老年人为主,现在是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这个群体为主;二是来这个地方,能够找到他想看到的一些国家级自治区级的非遗项目。而且我们景区把文化的非遗的项目,跟现代的旅游景区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我们要用旅游的语言来表达我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表达我们优秀的非遗文化和本土文化,包括我们的白裤瑶文化,这是我们做好旅游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考量。他说,来南丹“文化游”的人已经成为重要的游客结构。
南丹是个清凉的旅游胜地。这是南丹景区里游客休息纳凉的地方。
记者了解到,黄克书记调来南丹才有一年时间。就是在一年时间里,他走遍了全县所有乡镇和全县三分之二的村,调研了各行各业,所以在面对众多记者的采访时,侃侃而谈,对答如流。我们感叹:南丹有这么优秀的县委书记,经济社会发展肯定会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