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郑州桥工段积极引导青年开展科技创新

中国产经网
2022-11-21
1.0k

本报记者 杨圣学 通讯员 孔凯洋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桥工段青年创新协会坚持致力于培育创新文化,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积极向青年提供创新平台和激励机制,引导更多的青年投身科技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中国铁路正处于高质量现代化发展新征程中,只有充分激发青年的创新潜能和创效热情,才能让铁路事业在科技发展和创新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段青创协会成员参加集团公司第三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表彰会暨创新产品发布会。

“今天的课程让我感悟颇深!尤其是在‘工务智能感知关键技术’这一章节,作为工务青年,我们要踊跃借助集团公司为我们搭建的创新平台,在生产中实践、在创新中提升,不断为铁路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11月21日,该段青年创新协会负责人李润泽在收听“铁路青科讲堂”第二期课程后,对铁路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有了更深的认识。目前,李润泽团队研究的创新项目“清筛小车”,致力于将工务匀砟作业由原本人工清运作业转变为小型机械化作业,不仅能够避免石砟因不均匀或散落在轨枕上部而导致的剐蹭列车、线路道岔内部缺砟、石砟侵限危害等问题,还能减少人力、物力成本的投入,提高线路防胀、防断能力。他说,我们计划在现有设计中加入动力装置、检测装置,进一步提升该项作业的小型机械化作业能力。

孔凯洋在制作创新实物。

入路6年来,李润泽始终保持着对创新的激情和向往,将现场实践产生的想法转变成一个个创新成果,已荣获2项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奖项,参与的3个项目成功立项。担任段青创协会负责人后,他更加坚定了搞好科技创新的信念。他告诉记者,我们团队能运用所学和现场实践搞科研,感觉特别有成就感,我也希望更多青年参与其中。

段青创协会成员孔凯洋和付佳艺两人今年申报的创新项目异曲同工,但又各有特点。段青年创新协会成员在交流中提出,两人在会后可以相互交流、补充,各取所长,完善两人的创新项目。据介绍,段青年创新协会成员保持动态更新,源源不断吸引创新青年积极加入,并与业务科室、劳模工作室、技术骨干等保持密切联系,采用线上线下座谈交流形式,开展课题探讨、难点分析、经验分享、成果展示等,在不同岗位、不同专业、不同工种的青年中碰撞出思维火花。

李梁设计的支距尺加装装置(旋钮式测头)。

2021年入路的李梁是工务专业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就多次参与科研项目并取得优异成绩。在首席技师杜小明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查阅资料、绘图设计、优化方案,形成了“铁路新型旋钮式测头支距尺”项目。该项目通过制作一款旋钮式侧头,对支距尺进行巧妙的改造,使支距尺能够适用于新型道岔任一位置的支距测量,测量值精确至毫米,且改造难度小,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李润泽在线路上结合实际对创新产品进行分析。

2022年,该段青年科技创新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创新队伍日益壮大,全年共申报17个项目参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青年创新创意大赛评选,申报1个项目参与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切实为铁路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