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重庆市消委会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3427件,同比增长38.04%,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09.68万元;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426件,同比增长230.23%,加倍赔偿金额22.26万元。受理川渝跨区域投诉287件,已解决216件,为川渝两地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7.3万元。
交通工具类投诉增幅居首位。主要包括受疫情影响,部分车企停工停产,产销量大幅下跌,导致新车交付延期;汽车维修行业由于零配件缺货,导致车辆无法正常维修;新能源车企因电池价格上涨,纷纷上调新能源车价格,引发消费者不满;部分车企质量管控体系有待完善,虚假宣传情况时有发生。
食品类投诉总量仍居首位。食品安全成为消费者最关心的消费热点问题之一,食品类投诉持续攀升;经营者的进货查验、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疏漏,部分生鲜、易腐食材未能及时自检自查,导致消费者购买到过期变质食品;个别经营者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掺杂掺假,销售过期、霉变、渠道不明食品或者“三无”食品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亟待保障。自6月开始,重庆各级消委会开展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活动62场次,开展专题讲座14次,发放宣传资料41070份,发布防范养老诈骗消费提示警示27期,开展老年消费体察调查活动4次,播放公益广告23条,受理老年消费者投诉695件,为老年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2.37万元。
上半年,重庆市消委会系统受理涉及未成年消费者投诉710件,同比增长38.47%,帮助未成年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37.51万元,主要涉及儿童用品、儿童玩具、儿童文具、儿童乐园服务、未成年人教育培训等领域。其中,教育培训服务投诉534件,同比增长102.27%,帮助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6.02万元,未成年人消费投诉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平台经济消费纠纷频发。上半年服务类投诉中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占比最高,占投诉总量的31.39%,同比增长65.72%。其中由网络平台引发的投诉占此类投诉的37.12%,主要集中在网络购物、网络订餐、社交电商等领域。主要问题是平台售后服务不到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较差;经营者凭借数据、技术、资本等优势迫使消费者“二选一”;消费者遭遇平台经营者“大数据杀熟”,对老用户显示的价格比对新用户高出很多;经营者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消费者不堪电话、短信骚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