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宇航:用手指检验钢轨0.2毫米误差的工艺师

中国产经网
2022-05-19
905


本报记者杨圣学

在今年1月4日国铁集团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上,国铁集团董事长陆东福在《工作报告》中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4万公里。

高铁超过4万公里!这个宏伟的数字里,就包含了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郑州工务机械段焊轨车间工艺技术员罗宇航的心血和奉献。

罗宇航:用手指检验钢轨0.2毫米误差的工艺师

罗宇航当选河南省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


罗宇航的技术生涯

罗宇航,共产党员,今年33岁,内蒙古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毕业,2011年11月入路,被分配到郑州工务机械段焊轨车间,担任小李庄焊轨基地钢轨焊接工艺技术员。

罗宇航:用手指检验钢轨0.2毫米误差的工艺师

罗宇航正在为职工讲解焊机液压油路的工作原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罗宇航作为局内唯一一所焊轨基地的工艺技术员,他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对焊接工艺及焊接时所用的各项参数,逐步完善,优中选优,保证了这个基地生产的每一根钢轨、每一个焊缝的质量。他整合并优化全部十四道工序工艺,确定生产用参数30余组,均顺利通过铁科院组织的型试检验,为郑州局取得13种钢轨轨型的焊接资质,保证了钢轨焊接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郑州工务机械段党委书记刘建国告诉记者,罗宇航入职以来,已累计焊接高铁无缝钢轨2800余公里,取得了焊接4万5千个焊头零误差、零事故的骄人成绩;解决焊轨生产中发现的重大、复杂、关键技术难题170余件;参加郑徐高铁、郑机城际、郑开城际、郑万高铁和郑阜高铁等十余项省部级重点工程建设,负责主持钢轨选配、钢轨焊接工艺流程及各项参数的策划、调试、制定、执行等工作,与此同时,他建立和完善了各项钢轨焊接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文件20余万字,为郑州局、乃至全国焊轨行业内部提高钢轨焊接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

罗宇航:用手指检验钢轨0.2毫米误差的工艺师

罗宇航正在对钢轨端面的除锈效果进行检查。

他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罗宇航目光长远、勇于创新,积极投身于行业内部的设备改造、革新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2013以来,罗宇航分别参加了焊缝热处理降噪及电磁辐射防治技术装置研究、固定式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测量及判断系统装置研究,及郑州局长钢轨基地闪光焊接生产效率优化研究、CX330型激光除锈机器人研发和智能钢轨全轮廓在线三维扫描综合测量中心研制三项局级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研究等工作。尤其值得一提的,罗宇航在2016年参加的“全国高速铁路焊轨基地系统技术及应用研究”工作中,获得中国铁道学会颁发的《铁道科技奖特等奖》,这是我们段历史上等级最高的一次荣誉。

罗宇航:用手指检验钢轨0.2毫米误差的工艺师

《铁道科技奖特等奖》证书

这个段的段长韩长青向记者介绍说,在动车飞速运行中,焊头极小的起伏波动都可能形成极大的冲击力,缩短焊头的寿命,甚至使焊头直接断裂。2014年10月,国家钢轨焊接标准发布,明确要求两根钢轨焊接后的落差不能超过0.2毫米,也就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肉眼基本无法看出来。因此,在钢轨焊接前,两钢轨对接时的错边量必须控制在0.2毫米以内。焊接时,焊缝两侧仅有一拳宽的距离,无法放进去任何测量设备,只能凭着经验徒手触摸测量。

罗宇航:用手指检验钢轨0.2毫米误差的工艺师

罗宇航正在对钢轨焊缝打标设备进行检查修理。

为了这0.2毫米,罗宇航用他的手指,触摸了不知多少个接头,又有多少次手指被钢轨端部的铁刺划伤。实践出真知。罗宇航对工友们说,“我摸一下焊接处,如果感觉焊缝两边有一边软一边硬,就可以基本上确定落差在0.2毫米以上了。如果感觉两边没有软硬查摆,还感觉很平顺,这焊接的落差基本上可以确定是0.2毫米以内了。”现在他已经可以通过触摸焊接点,来确定焊接是否合格。

罗宇航:用手指检验钢轨0.2毫米误差的工艺师

罗宇航正在对刚焊接完毕的焊缝进行检查。

韩段长还告诉记者,罗宇航是一名难得的技术人员。2019年7月的一天下午,罗宇航突然发现焊机对中出现严重偏差,自动加持后,钢轨扭曲变形,且错边量严重变化。他二话不说,拿起扳手,一头钻进满是油污的焊机内,对整机状态进行测量调试,生怕错过一个细微之处。就是吃饭,也是让工友送进焊机里。一直坚持两天时间排除了故障。经焊接试验,焊缝错边量仅为0.01毫米,远远小于0.2毫米的国家标准。


罗宇航焊接的钢轨要经过一吨重铁锤锤击

在常人看来,钢轨的外形都是一样的。殊不知,根据内在元素不同,钢轨分为U71Mn、U75V、U78CrV等品种,根据交货状态的不同又划分为热轧钢轨和热处理钢轨,甚至各钢厂之间轧制钢轨的成分都大有不同。郑州局地处中原,几乎每种钢轨的型号都会有所涉及。因此,焊接工艺参数多达40余套,而每一套参数的变量都不下上百个,每一个变量又都控制着焊接时的内在过程。钢轨对焊所产生的电流平均在60千安左右,是自然界中闪电平均电流的两倍之多。因此,在参数中,改变千分之几的量,便会使焊接过程产生很大的偏差。与此同时,焊接中钢轨要随着端面的融化向前推进,偏差量更是精确在毫米之间。从这些纷繁复杂的变量中,找到相互匹配最完美、焊接过程最稳定的一组参数,这便是钢轨焊接工艺师罗宇航所要做的。

罗宇航:用手指检验钢轨0.2毫米误差的工艺师

焊接好的钢轨要进行一吨锤落锤试验。

钢轨焊接的内在质量无法用肉眼观察到。要想检验其是否合格,必须经过落锤试验。铁路标准规定,用一吨重的铁锤由5.2米的高空自由落体,锤击于钢轨焊缝上,一锤不断为合格。若砸断了,便需要对断口进行分析,重新调整焊接参数。罗宇航为了保证钢轨焊接质量,同时积累断口分析的经验,7年来,每一个试验焊头必须要砸两锤以上。对一些最新调试的焊接参数,即便砸不断,他也会将焊缝切开,观察断口的撕裂情况,有无灰斑等常见的焊接缺陷,从而对焊接参数进一步优化,做到精益求精。2015年,为调试出完美的郑徐高铁所用钢轨的焊接参数,仅一年,所砸过的试验焊头,就达到了1000多个。正是这些沉甸甸的经验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保证着每一个焊头的焊接质量,保证着每一位旅客的生命安全。

罗宇航:用手指检验钢轨0.2毫米误差的工艺师

罗宇航正在观察钢轨闪光焊的焊接过程。

2015年3月一个雨夜,急促的电话铃声将睡梦中的罗宇航惊醒。车间质检人员告诉他,昨天焊接钢轨探伤结果显示几乎一半以上不合格。罗宇航立即冒着大雨驱车赶往车间。他认真查看探伤数据,仔细翻看钢轨焊接图纸,都没有发现异常,但他没有放弃查找问题。他锯下5个有问题的焊接点,直接进行落锤实验,仔细分析砸开的断口,依旧未发现有任何异常。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他判断问题应该来源于肉眼看不见的晶粒变化。于是,他马上将钢轨送到附近的研究所,用更精确的仪器进行观察。在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下,罗宇航终于发现问题。他随即赶回车间,将焊接参数重新调整匹配,并反复进行严格检验,直至问题完全消除。

罗宇航:用手指检验钢轨0.2毫米误差的工艺师

罗宇航在按焊接长度及钢轨种类,对大修轨进行选配

随后,他根据此次的经验,写出《关于钢轨闪光焊接接头探伤问题浅析》的论文,在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铁道工务》发表。


罗宇航把不同参数的钢轨焊到了一起

据记者了解,在铁路线上,小半径曲线和直线钢轨的参数差别很大。要想确保线路平稳,必须力求两种钢轨最完美的混合焊接,这在全国尚无先例。郑州局线路多里程长,用有多种钢轨。罗宇航迎难而上,通过翻阅资料,彻底摸清不同钢轨间硬度、导电量及各项元素间的差异。他利用正交循环法对钢轨进行混合试焊,在历经200余次的失败后,合格通过落锤实验。他说,这次混合试焊,是国内第一次进行的不同钢厂、不同轨种、不同交货状态的全混合型焊接,对解决我国钢轨焊接的许多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罗宇航:用手指检验钢轨0.2毫米误差的工艺师

罗宇航正在为“罗宇航党员工作室”的成员介绍QC研究成果。

2017年7月13日,罗宇航接到了12月底前完成郑万高铁400公里和郑阜高铁300公里钢轨的焊接任务。郑万高铁钢轨主要是由武钢生产的71MnG型号的钢轨,对焊接设备要求很高,当时车间两条生产线中只有一条可以进行这种焊接,这样无法按时完成任务。罗宇航计算一下,要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就要通过技改让两条线都能焊接武钢钢轨,而且还要满负荷生产。他对现有的焊接数据进行分析、调整,多次进行尝试性焊接作业,反复观察焊接结果。“焊接是个精细活,如果钢轨对接中存在零点几毫米的偏差,或者多两三秒的加热,都会让钢轨焊接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试验中,罗宇航多次叮嘱工友们。

罗宇航:用手指检验钢轨0.2毫米误差的工艺师

罗宇航正在对钢轨焊缝进行探伤作业。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他共调试焊接工艺参数近30组,先后进行了400余次的落锤试验。8月7日,他们焊接的钢轨通过铁路总公司的检验,两条生产线同时开足马力,焊好的钢轨源源不断地运往线路,保证了郑万、郑阜高铁顺利铺轨,并于2018年12月1日同时通车,为河南“米”字型高铁网提前实现做出了很大贡献。

罗宇航:用手指检验钢轨0.2毫米误差的工艺师

焊接完成的长轨在装车、外运。


采访后记:

罗宇航为郑州局铁路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得了一系列荣誉:

2016年荣获《全国铁道科技奖》特等奖;

2017年被评选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星耀家园—党员工匠”类年度人物;

2017、2018、2019年获得中铁郑州工务机械段及郑州局集团公司“先进生产者”称号;

2018年获郑州局集团公司“十大青年标兵”称号;荣获铁路总公司颁发的”全路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称号;

2019年荣获郑州局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称号;郑州局集团公司“优秀党员”称号;

2020年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郑州局集团公司青年科技创新一等奖。

2021年被选为河南省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