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作为家庭厨房必备的食物之一,在百姓心目中再平常不过了。然而,随着凤集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集食品)宣称向市场推出“可生食级”鸡蛋标准概念,把普普通通的鸡蛋变成黄天鹅品牌包装之后,就成了鸡蛋当中的“LV”。有法律人士向3.15诚搜网表示,凤集食品用可生食作为炒作概念,涉嫌误导消费者。
资料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家住北京通州区的李女士向3.15诚搜网投诉称,她在一家网购平台上购买了黄天鹅牌可生食鸡蛋,通过与普通鸡蛋的对比发现,没有任何区别,认为自己被“忽悠”。
根据李女士的描述,3.15诚搜网调查发现,在“叮咚买菜”平台上,黄天鹅标称可生食8枚装424g鲜鸡蛋售价为21.8元,与一款标称初产柴鸡蛋10枚450g售价10.9元相比,价格高出一倍。
公开信息显示,凤集食品对外宣布已经完成了6亿人民币C轮融资,创下近几年基础食材领域中鸡蛋品牌融资金额最大的纪录。同时以“引进日本38年可生食鸡蛋标准”作为主要鸡蛋的卖点。
黄天鹅还在多篇宣传文章里称“将世界最高标准带入中国,以时代最高标杆作为自己进入蛋品市场的切入点”、“黄天鹅品牌凭借世界级蛋品品质,以可生食鸡蛋细分赛道,实现了诸多行业新突破”。
在黄天鹅网站“品牌故事”一栏里还提到了“日本PPQC标准”。3.15诚搜网调查发现,黄天鹅宣称的“日本38年可生食鸡蛋标准”发起方正是PPQC (家禽产品品质控制)株式会社。根据日本的叫法,株式会社就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意思。
由此看来,黄天鹅自称的“引进日本38年可生食鸡蛋标准”仅为日本一家企业的标准,不具有权威性,并不能代表“日本标准”。
针对如何理解“引进日本38年可生食鸡蛋标准”,以及把“日本企业标准” 直接宣传为“日本标准”是否恰当,有无误导消费者的嫌疑的问题,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子洋表示,企业宣传的“引进日本38年可生食鸡蛋标准”实际上是日本一家企业推出的标准。问题在于,依据日本的法律,这家日企发布的标准的适用范围仅仅是企业内部还是代表整个鸡蛋行业,这个是需要日本相关法律来界定的。从蛋品专家的观点来看,日本法律规定日企的内部标准仅仅在企业内部有效,黄天鹅引进的这家日企发布的标准并不能代表“日本标准”。
那么,日本国内究竟有没有官方发起的有明确条目有法律强制效力的可生食鸡蛋标准呢?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蛋品加工销售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忠强表示,在日本鸡蛋相关国标里面并没提到“可生食”这个概念。
3.15诚搜网调查发现,日本鲜蛋的分级根据日本农林部颁布的日本工业标准(JIS)规定,箱装鸡蛋分为特级、一级、二级、级外4个级别。依据蛋壳、蛋黄、蛋白、气室状况进行分级。
王忠强强调,企业宣传“引进日本38年可生食鸡蛋标准”,实际上该标准是日本一家鸡蛋生产企业的企业标准,并不具有权威性,这家日企发布的这个标准不能代表“日本标准”。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黄天鹅已经涉嫌虚假宣传,并构成不正当竞争。
根据凤集食品官方宣传称,创始团队深耕行业18年,曾成功打造过中国鸡蛋领导品牌,连续获得品牌鸡蛋全国销量第一。天眼查信息显示,凤集食品成立于2018年7月,与其相关联的公司均于2018年左右成立。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陈音江表示,把一家日本企业的标准宣传为“日本标准”,确实可能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关部门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对其进行调查处理,避免对消费者权益造成进一步损害。
“有关企业要诚信守法经营,严把产品质量关,并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准确的产品信息,不做虚假夸大或其他误导性宣传,主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陈音江如是表示。
声明:此文系3.15诚搜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