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的高铁列车上感受春运

中国产经新闻网
2022-02-03
1.8k


本报记者杨圣学

1月30日早上7点40分,记者来到郑州东站,体验春节前的春运。

在西北验票口外,警戒线的进口处站着三名安检师傅。他们一丝不苟地挨个查看旅客行程码,对持有核酸检测报告的乘客,还要打开报告看看日期是否超过24小时。进门,等候验票进站的旅客排起四队等候验票。而平时,这里只开一条或者两条验票通道。一位美女验票员一边比划着让大家排队,一边不停地招呼着大家“拉开距离,戴好口罩”。负责验票的美女对每一位旅客都一样面带笑容:请你摘下口罩,面向这里(指着摄像头)。记者感到,虽然郑州已经宣布全市“解封”,但在郑州东站,要进站,疫情防控查验还是非常严格的。

在郑州的高铁列车上感受春运

郑州东站空荡荡的候车大厅。——这还是春运吗?

走进候车大厅,放眼望去,诺大的候车大厅里,各个检票口站着稀稀拉拉的旅客,不要说与曾经的春运无法相比,就是与前几个月的客流也是少了许多。

春节前几天,应该是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城市务工的老乡们返回过节的日子。于是,我看了看东去列车的时刻,上了8时26分开车的G1914次。

在郑州的高铁列车上感受春运

G1914次列车空荡荡的车厢。——这还是春运吗?

这趟车是早上从西安始发去上海的路过车。记者看了几个车厢,旅客极少,有的车厢空荡荡没有一个旅客,有的车厢也就三五个、多的有二三十个人。值乘的郑州高铁二队列车长董理吉说,春运是单向客流大,向东去旅客少,上海返回旅客多。西安北上车的才71人,郑州东还不错,上车118人,其中不少是回豫东民权老家过年的。旅客虽少,列车服务却一点不能少,列车运行标准也一点不能降低。记者看到,列车员同样巡视各个车厢,提醒大家戴好口罩,不要扎堆聊天。看到有行李不整齐的,伸手帮助整理。

在郑州的高铁列车上感受春运

列车长董理吉在进行防疫消杀。

徐州东站好像是个“分界线”车站。上车旅客45人,下车的48人。徐州东开车后,记者看到列车员持消杀小喷壶和消毒巾对卫生间、开水按钮、车厢门把手等位置进行消杀处理。董车长说,按照规定,列车运行两个小时要进行一次消毒,防止疫情通过铁路传播。

16点32分,记者在苏州北站上了G1936次返回郑州。这趟车的定员是1193人。虹桥站始发上车584人,苏州北站上车近百人,南京南上车的也有近百人。也就是这趟车旅客有三分之二以上。与由西向东的列车相比,这已经是还不错了。

在郑州的高铁列车上感受春运

列车长王琳在苏州北站迎候旅客上车。这一天旅客比较多。

郑州高铁二队列车长王琳说,因为今天(30日)已经是大年二十八了(今年没有年三十),该回去的旅客前几天都回去了。我值乘最多的一趟上了1210人,超员7人。1月25日上海虹桥到西安的G1937次在南京南站上车全部满员。

列车运行中,不时看到列车员在车厢来回穿梭,提醒防疫,整理行李包裹;售货员推着装满各种食品的小车,不厌其烦地向旅客介绍着;保洁员不停地在车厢里拖着地板,清理着卫生间和洗手池。由于是春运,王琳特别关注车厢:安全,卫生,防暴,防疫;以及重点旅客。所以,苏州北开车后,她几乎是半个小时就要巡视一遍车厢,嘴里不住地提醒着旅客注意事项。

在郑州的高铁列车上感受春运

王琳车长和列车员一起进行安全检查。

在7车,记者看到一位中年旅客接开水,便和他聊了起来。他姓王,焦作人。在苏州吴江一个婴儿车厂打工有10多年了。他说,以前春节回老家一趟可难了,有时要排几天队才能买到票,一路还要十几二十小时。后来有了高铁,回老家一年比一年方便,速度一年比一年快,有时候一年回两三次三四次老家,只要是家里有大事,随时都可以买票回去一趟,第二天就能回来。他说,现在来这里打工的河南老乡很多,经常结队回去,太方便了。

在郑州的高铁列车上感受春运

王琳车长进行身份证核验。

王琳告诉记者,总的感觉今年春运客流不大,应该还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国家提倡就地过年。各地的政府企业制定了许许多多照顾不回老家过年的务工人员的优惠政策,也吸引了不少人留在当地。还有就是现在高铁开行密度大,车次大量增加,分散了出行旅客。她说,前几年春运我值乘高铁,走道里、车厢连接处都是人,巡视一遍要挤一身汗。现在铁路发展太快,我们想都不敢想。从时速200公里到300 再到350;还研发创新出时速160的系列复兴号高铁动车,满足不同旅客的出行需要。作为一名铁路人,我要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努力学习高铁新的业务知识,深化为旅客服务的水平,带领我的班组伙伴们,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做出新的贡献。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