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3点,记者走进燕京啤酒(衡阳)有限公司的大楼内,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发酵后的麦芽甜香,身着无菌操作服的成雪辉正在操作台前小心翼翼地将大试管内的酵母菌种转接到三角瓶内,这是她进行酵母扩培工作中必须经过的一个简单环节。而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动作,直接影响着一整批啤酒的酿造是否能够顺利达标。
自1999年从事酵母培养、筛选工作以来,成雪辉以执着的工匠精神,扎根在发酵生产一线,用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为提升酵母管理,优化啤酒口感,提升啤酒品质作出了突出贡献。
“如果说水是啤酒的血液,那么酵母就是啤酒的灵魂。酵母稳定与否直接决定着啤酒的品质和风味,所以酵母的筛选和扩培工作,是啤酒酿造流程中最为关键点环节之一。”成雪辉告诉记者,一旦开始扩培工作,她们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因为要将酵母从十毫升的试管里一路扩培到24吨的发酵罐内,中间必须经过近10个环节,什么时候加料,什么时候对发酵质量的取样抽检都要准确把握。除此之外,还要及时排除故障,确保让每一批次、每一罐酒都能达到严格甚至苛刻的质量标准,才能始终如一地保持啤酒口味一致性,假如其中任何一个工序出现纰漏,整个扩培工作就要重头来过,那么这一批酿造的产品都要被损耗掉。
就是这样的原因,让成雪辉养成了谨慎勤奋的性格,进入燕京啤酒(衡阳)有限公司13年,扩培期间从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请过一次假,在发酵生产区内,每一个酒罐、每一段管路、每一个酒阀都留下了她的手掌印。在这样日复一日、脚踏实地的付出下,不仅让她收获了13年来扩培0失误的优秀“战绩”,也使得她迅速的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啤酒发酵领域的专家。
“她不仅能干,而且肯钻,作为一个女同志,她对事业的执着,对技术的钻研,让我一个大男人都十分钦佩。”燕京啤酒(衡阳)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黄思维告诉记者,除了做好日常扩培工作,成雪辉还参与了燕京啤酒(衡阳)有限公司和燕京集团的多项技术攻关。
“从前啤酒酿制管理比较粗放,在啤酒酵母生产过程中加酵母和充氧工序并没有明确标准,使得同一批啤酒在出产过程中,根据酵母沉降和生长数量的不同,口感也会有所区别,为了保证啤酒品质的稳定,成雪辉与团队成员进行了麦芽PYF因子与酵母悬浮性的研究,探索出通过充氧技术提升酵母的悬浮性和稳定性,使得燕京酵母,从过去单一沉降快的清爽型酵母,发展成为现在淡爽型的酵母。”黄思维介绍道,随着技术成熟,现在公司已经完全能够确保每一罐发酵液中的酵母数量和增长过程是一致的,保证了每一罐出产的啤酒风味的绝对相同。
这项技术的诞生,为燕京啤酒(衡阳)有限公司的全麦原酿啤酒研发、新纯生啤酒研发、麦汁充氧和酵母管理自动化控制,为公司的麦芽PYF因子与酵母悬浮性的研究、燕京鲜啤风味改善和品质提升、燕京U8新产品开发等项目做出了突出贡献。而成雪辉也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成绩,收获了世界啤酒大奖赛“中国最佳”、布鲁塞尔啤酒挑战赛银奖、五省品酒“金牌”、“技术创新标兵”等多项荣誉,近期,她提名为“2020年衡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