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昆山市全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凝聚力量谋发展

2025-04-26   3.15诚搜网

bf298c7010fe21e85e01f6735db7c0a3.jpg为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县建设,落实江苏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推进会精神,昆山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暨省商业秘密创新城市试点工作会议。

d78f79d49a8fa9b5e1acbbb77e229fdc.jpg

围绕知识产权全链条,昆山市打造专业强、资源广、覆盖全的县域知识产权集成服务平台,创立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品牌。

416312cdddea499313dcfdc53529e19e.jpg

昆山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联合市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商标侵权纠纷案件并进行司法确认,这一创新模式为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提供了新路径。

近年来,江苏省昆山市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启动建设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紧盯“强化保护,护航创新”目标,始终将知识产权保护放在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谋划,推动知识产权在创造质量、保护效果、运用效益、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昆山市连续3年居中国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排行榜首位,获得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县域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江苏省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城市、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先进地区等多项殊荣。在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昆山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

构建多元共治体系,打造知识产权“生态圈”

强化保障促保护。昆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组织召开知识产权保护暨质量提升会,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全体参会。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多次召开全市知识产权保护专题会议,市科技镇长团、市委人才办、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多次联合开展人才、高价值专利、运营等知识产权主题创新工作推进会。

以协同化促保护。主动融入嘉昆太协同创新圈,与嘉定、太仓联合签署商业秘密保护机制协作备忘录,发布三地《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对176家企业320件商标予以重点保护。同时,积极防范知识产权国际风险,建立以涉外律师、专利代理师、咨询师为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库,指导企业加强风险排查与预警分析,统筹推进产权布局全球化和海外专利本土化。

以标准化促保护。建立全国首个光电产业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帮助具有行业话语权的企业联合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发布全国首个服务科创板上市企业地方标准,为企业上市提供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指引。编制苏州地方标准《商标维权服务规范》,推动商标维权服务科学、规范、高效开展。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昆山市围绕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等各环节,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加大知识产权法治力度。县域首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法律体系”项目,建成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站、司法保护工作站,创新设立知识产权诉调对接中心、巡回审判点,搭建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工作平台,加大老字号、商标、商业秘密、专利等保护力度,成功调解商标类纠纷39件、专利类纠纷9件。

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2021年以来,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共2174件,其中民事案件2163件、刑事案件10件、行政案件1件,案件审判质效逐年稳步提升。组织开展“昆仑”专项行动,针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立案14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05人,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6个,挽回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办理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205件、假冒专利案件176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4件。办结苏州地区首件县级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查处2件冬奥标识侵权案件,成功查办美国马斯特公司商业秘密维权案件,获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表扬。

全面落实两法衔接机制。不断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畅通案件线索移送,构建“打击+保护”的综合格局。市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部门不断协作,研究解决案件定性、证据标准、鉴定条件、案件管辖等执法办案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假冒膳魔师保温杯案、昆山蓬朗日世公司被侵犯商业秘密案等,在线索、执法、人员、证据等多个方面实现无缝对接。

坚持企业主体地位,激发知识产权“创造力”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源头在创造,而主体在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近年来,昆山市聚焦“2+6+X”产业布局和“4-1050”产业体系,全力打好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和高价值创造的政策“组合拳”,累计投入专项经费1.06亿元。持续完善成长型、优势型、引领型三级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梯队培育工作体系,打响集主题培训、沙龙、讲座于一体的“昆知”活动品牌,累计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38家、苏州市知识产权强企186家,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创新型企业拥有发明专利1.7万件,占比超70%。坚持育高原、筑高峰并举,在省内率先实施县级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累计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11379件,获评中国专利奖62件,其中好孩子、国显光电、三一重机、澳昆等4家企业获评中国专利奖金奖3件、银奖4件。

推动专利成果转化,提高知识产权“运用力”

知识产权保护的最终目的在于转化运用。昆山市坚持以高水平运用赋能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通产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一方面,全力推动知识产权落地生“力”。高效运作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和11个区镇综合服务站,提供高价值专利培育推广、法律咨询、运营交易等一站式公益服务,累计完成知识产权技术交易额33亿元。建设昆如意“技术转移集散中心”,集聚一流高校技术转移平台超50家,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绿色低碳引进专利281件,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全力推动知识产权落地生“金”。建立知识产权与投资、信贷、担保、证券、保险相结合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2021年以来,“昆知贷”累计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9.14亿元,成功发行县域首单专精特新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落地苏州首单商业秘密保险,推动“知本”变“资本”。

下一步,昆山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将持续发挥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效应,以知识产权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以高质量发展领航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新实践。在创新上更加注重抓“质”,加快培育专利密集型企业和产品,在重点产业领域培育更多具有较高创新水平、较高经济价值和良好社会效益的高价值专利。在保护上更加注重抓“效”,持续加大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等部门之间的协作力度。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法律体系”项目,为企业提供存证、公证、调解等一站式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部署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侵权假冒行为。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建设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人才队伍。在服务上更加注重抓“新”,充分发挥昆山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加大专利检索、专利导航、维权咨询等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推广力度。组织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系列宣传活动,发布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白皮书,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来源 | 中国市场监管报 朱绿萍 沈冠霖

(本文图片由昆山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

Copyright © 2005-2024 Ca3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诚搜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