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续航 “注水”,消费者的 “里程焦虑” 谁来解?

2025-02-07   3.15诚搜网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88.8 万辆和 1286.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4% 和 35.5% ,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0.9%。新能源汽车凭借其环保、节能等优势,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的热门选择。

QQ20250207-140642.png

资料图片。

在新能源汽车的众多性能指标中,续航里程无疑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车辆的使用便利性和实用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购车决策。毕竟,谁也不希望在驾驶过程中频繁遭遇电量不足的尴尬情况,或是在长途出行时因续航受限而不得不放弃原本的行程规划。

车主吐槽:续航严重 “打折”,实际里程远低于宣传

然而,近期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虚标的问题却频频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和质疑。不少车主反映,他们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在实际使用中,续航里程与厂家宣传的数值相差甚远,严重影响了日常使用和出行计划。

在某汽车投诉平台上,关于新能源汽车续航虚标的投诉案例多达数千条。一位小鹏 P7 车主王先生无奈地表示:“我买的这款车国标续航是 670km,实际工况续航是 575km ,但春节期间从广西百色市到贵州省贵阳市的途中,在出发前将车辆电池充至 95%,实际工况续航是 540 多 km,全程没开空调,车速在 80km/h - 120km/h 之间,结果车子跑到 350 多公里的时候就趴窝了,实际续航里程竟然打了 5.5 折左右 。” 无独有偶,另一位小鹏 P7 625e 版本车主魏先生也提到,2022 年买车后发现,车辆电量充到 90% 时续航显示是 468km ,夏天开空调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差不多只有 350km ,而在冬天开空调制热时,实际续航里程最多也就 300km。

欧拉好猫的车主们同样深受续航虚标问题的困扰。在欧拉好猫汽车论坛上,多名车主抱怨续航里程不准,有车主直言 “冬天下雪打折更严重”“冬天开空调制热上高速,续航里程打五六折是常有的事儿”。一位欧拉好猫 GT 车主更是多次投诉,他表示充满电显示续航 400 公里,但跑了 133 公里后,就只剩 117 公里,折扣约 4.6 折,继续行驶后,用了 85 公里的电量只跑了 25 公里,折扣低至 2.9 折。

东风本田也未能幸免。2022 年 12 月,河北保定的康先生购买了一辆东风本田 e:NS1 纯电动车,宣传续航里程为 420km 。然而,在 1 月 21 日充完电后,仪表盘显示他只能开 99 公里。康先生无奈地说:“我知道冬天续航会掉一些,但没想到会掉这么多,有时续航表现连四分之一的里程都达不到。”

哪吒汽车也被多位车主投诉续航里程虚标。江苏的一位车主购买的 2021 款哪吒 U Pro 400 巡航版,官方宣称续航里程可达 400 公里,可在当地天气温度 4 - 11℃的情况下,实际续航只有 165 公里,近乎在官方续航里程基础上打了 4 折。当车主与哪吒汽车售后交涉时,仅得到 “续航里程正常,跟驾驶习惯有关系” 的回复,在提出更换车辆电池需求后,又被以 “车辆后台行驶数据未发现异常,可放心使用” 为由拒绝。

广汽埃安同样深陷续航虚标风波。深圳一位 AION V 车主投诉称,曾接到广汽埃安的通知前去返厂检测、维修电池,可维修后续航打折严重,实际行驶了 315km,但车辆显示的续航减少了 480km,打了 65 折,车主强烈要求厂家免费更换电池。另一位 AION Y 车主也遇到类似问题,车辆标称续航 500km,第一年夏季实际续航只有 360 - 380km,冬季更是只有 230 - 240km 左右,到了第二年,续航打折情况愈发严重,夏季仅 300km 左右,冬季则只有 130 - 180km 左右。

车企回应:多因素导致,测试标准差异是主因

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和质疑,涉事车企纷纷作出回应,将续航虚标归结于多种因素。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车辆续航表现和使用天气温度、用户驾驶习惯以及路况车速等都有比较直接的关系 。东风本田 4S 店售后服务人员称,续航里程和电池容量相关但并非完全相关,在电池电量的使用方面,用于行驶和用于舒适性的分配,会导致其实际续航里程的下降 。哪吒汽车售后则表示续航里程与驾驶习惯有关,车辆后台行驶数据未发现异常,可放心使用。

不可否认,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外部天气、汽车能耗等因素确实会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产生影响。急加速、急刹车、高速行驶等不良驾驶习惯会增加车辆的能耗,从而缩短续航里程;在寒冷的冬天,电池的活性会降低,导致续航能力下降;而开启空调、座椅加热等设备,也会消耗额外的电量,使续航里程大打折扣。

然而,将续航虚标完全归咎于这些因素,显然难以让消费者信服。以小鹏 P7 车主王先生的遭遇为例,他在春节期间的驾驶过程中,既没有暴力驾驶,也没有开启空调,环境温度也较为适宜,可续航里程依然大幅缩水,仅为官方宣传的 5.5 折左右。这说明,除了上述因素外,车辆本身可能存在着更为深层次的问题。

此外,测试标准差异也是车企常提及的一个原因。目前,国际上常见的新能源汽车测试标准有 NEDC(新欧洲驾驶循环)、WLTC(世界轻型汽车测试规程)和 EPA(美国环境保护署)等 ,而中国市场主要采用 CLTC(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进行测试。不同的测试标准在测试环境、测试流程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测试结果也有所不同。例如,CLTC 工况测试更能模拟汽车在城市道路上 “频繁启停、等红绿灯、偶尔堵车” 时的续航表现,其测试速度相对较低,且没有 120km 以上的超高速驾驶阶段,这与实际的高速行驶场景有较大差异。因此,按照 CLTC 工况测试得出的续航里程,在实际高速行驶中往往难以达到 。但这并不能成为车企宣传高续航里程,却无法让消费者在实际使用中达到相近水平的理由。在宣传时,车企应当向消费者明确说明测试标准,并提供更贴近实际使用场景的续航参考数据,而不是仅仅强调理想状态下的测试结果。

续航虚标背后:测试标准混乱,监管存在漏洞

新能源汽车续航虚标问题频发,背后反映出测试标准混乱以及监管存在漏洞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存在多种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测试标准,如 NEDC、WLTC、EPA 和 CLTC 等 。不同标准在测试环境、测试流程和测试工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车企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对其有利的测试标准,从而导致宣传的续航里程与实际使用情况严重不符。

以 NEDC 为例,这一欧洲的续航测试标准在早期被我国工信部广泛用于纯电动车综合里程测试。它的测试环境较为理想化,主要模拟城市和市郊驾驶工况,测试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实际使用中的负载、空调等因素 。而且其测试速度相对较低,行驶工况简单且重复性高,与现实驾驶条件存在较大偏离。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路况日益复杂,NEDC 续航里程与实际里程的差距愈发明显,这也使得不少车企利用这一标准夸大续航里程宣传,误导消费者。

WLTC 标准由日本、美国、欧盟等共同制定,旨在取代 NEDC。它的模拟场景更加复杂,涵盖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速四种工况,最高时速分别为 56.5km/h、76.6km/h、97.4km/h、131.3km/h ,测试总时间为 1800s。同时,WLTC 标准还将车辆的滚动阻力、挡位、车重、空调、风阻等因素都纳入考虑,测试结果更接近真实续航。然而,尽管如此,WLTC 标准也难以完全覆盖所有实际驾驶场景,与消费者实际使用中的续航情况仍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的 CLTC 标准是基于国内 41 个代表性城市、3832 辆车的采集车队,收集约 3278 万公里的车辆运动特征、动力特征和环境特征数据制定而成,涵盖城市、郊区和高速三种工况,累计里程为 14.48km,最高车速为 114km/h,平均车速为 28.96km/h 。它删除了 WLTP 循环中的超高速工况,测试过程中加速和减速过程更加柔和,但峰值减速度比 WLTP 更高,减速时间也更长。CLTC 标准虽然更贴合中国的道路条件和驾驶习惯,但由于其平均测定速度较低,且对高速等不同环境下驾驶的能耗损失考虑可能不足,导致按照该标准测得的续航里程在实际高速行驶或复杂工况下难以达到。

除了测试标准混乱之外,监管在检测标准和力度上也存在不足。在检测标准方面,目前的测试标准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新能源汽车在各种实际使用场景下的续航能力,这就为车企在宣传续航里程时留下了操作空间。而在监管力度上,相关部门难以对市场上众多的新能源汽车车型进行全面、细致的监测和监管。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新车型不断涌现,监管部门的资源和技术手段相对有限,无法及时有效地对每一款车型的续航里程进行严格审查和监督。此外,对于车企虚标续航里程的行为,缺乏明确且严厉的处罚措施,违法成本较低,这也使得部分车企敢于铤而走险,通过夸大续航里程来吸引消费者。

虚标危害:损害消费者权益,阻碍行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虚标,首当其冲受到损害的便是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会根据厂家宣传的续航里程来规划日常出行和长途旅行。然而,当实际续航里程大幅低于宣传值时,他们不仅要面临频繁充电的困扰,还可能在行驶途中遭遇电量不足的尴尬局面,甚至被困在路上,给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这种情况不仅浪费了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导致额外的费用支出,如救援费用、租车费用等。此外,续航虚标还使得消费者在购车时的决策受到误导,可能花费了较高的价格购买了一款续航能力不达预期的车型,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续航虚标问题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长期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它降低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任度,使得许多潜在消费者对购买新能源汽车持谨慎态度。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消费者的信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一旦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产生怀疑,他们很可能会转而选择传统燃油汽车,这将阻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此外,续航虚标还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那些诚信经营、努力提升产品真实续航能力的车企,可能会因为部分企业的虚标行为而受到牵连,导致整个行业的声誉受损。长此以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也将受到抑制,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之道:完善标准,加强监管,车企自律

新能源汽车续航虚标问题的解决,需要监管部门、车企和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努力。

监管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完善测试标准是关键的第一步。一方面,要对现有的 CLTC 等测试标准进行优化和完善,增加更多复杂的工况模拟,如高温、高寒、高海拔等特殊环境下的测试,以及频繁启停、高速行驶、满载等不同驾驶场景的测试,使测试结果更能反映车辆在实际使用中的续航能力。另一方面,可参考国际先进标准,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测试标准,减少标准差异带来的混乱和误导。

加大对车企的监管和查处力度也至关重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的抽检机制,对新上市车型和销量较大的车型进行重点监测,确保其宣传的续航里程与实际测试结果相符。对于发现的续航虚标等虚假宣传行为,要依法依规予以严厉处罚,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同时,加强对汽车检测机构的管理,确保检测过程的公正性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防止检测机构与车企勾结,出具虚假报告。

车企作为产品的提供者,应当承担起主体责任。首先,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电池性能和车辆的能量管理系统,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真实续航里程。例如,研发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优化电池管理系统,使其能够更精准地监控电池状态,减少电量损耗,从而有效提升续航能力。其次,在宣传和销售过程中,车企要秉持诚信原则,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续航信息。不仅要明确标注续航里程的测试标准和测试条件,还要提供不同工况下的续航参考数据,让消费者对车辆的续航能力有更清晰的认识。此外,车企还应积极回应消费者的投诉和质疑,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对于因续航问题引发的纠纷,要及时妥善处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在购车时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在购买新能源汽车前,要充分了解市场上不同品牌和车型的续航表现,多参考专业评测机构的测试数据和真实车主的使用反馈,而不仅仅依赖车企的宣传资料。同时,要仔细阅读购车合同中的相关条款,明确续航里程等重要参数的约定。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车辆的实际续航里程与宣传不符,要及时与车企沟通协商,若协商无果,可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等相关机构投诉举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来源 | 315诚搜网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续航虚标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因为有你 新闻才更精彩

欢迎来投稿

Copyright © 2005-2024 Ca315.com All rights reserved.诚搜网版权所有